“企业传承如同接力赛跑,交棒的艺术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发展高度。”
在全球化经济浪潮中,家族企业的传承与转型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近日,雀巢宣布与徐氏家族达成协议,收购徐福记剩余40%的股份,实现全资控股。这一消息标志着创立30余年的徐福记,正式与创始人“徐家兄弟”告别,完成了从家族企业到跨国公司子品牌的转型。
本文将从家族企业传承与战略并购的角度,深入分析这一案例对家族企业的启示。
上世纪90年代,来自中国台湾的徐家四兄弟将糖果业务转移到东莞,1992年前后正式创立“徐福记”品牌。他们抓住了中国人重视过年、喜庆节日的文化特点,创新性地采用“散装专柜集中摆卖”的销售模式,推出40多种糖果并统一售价,开创了专柜自选模式,逐步奠定了大陆糖果第一品牌的基础。
到2010年,徐福记在全国已拥有100多个分销团队和近2万个直营零售点,销售额达40多亿人民币,息税前利润率为17.3%,在国内拥有4家大型工厂。然而,随着糖果市场增长放缓和电商渠道崛起,徐氏家族面临新的挑战。
2011年7月,雀巢宣布以17亿美元购入徐福记60%股份。交易完成后,徐福记从新加坡证券交易所退市,徐氏家族保留40%的股份,继续参与公司运营。这是一场极为互补的联姻:徐福记拥有强大的本土渠道和品牌影响力,而雀巢则提供全球资源和研发实力。
并购后,徐福记在雀巢内部作为一个事业部存在。2011年雀巢持股后,徐氏兄弟中的徐梗退出了徐福记,徐乘继续留任副董事长,徐沆担任监事。2015年后,徐乘不再担任总经理,由雀巢体系中的高管接连出任,徐氏兄弟的印记进一步淡化。
在“雀巢系”的操刀下,徐福记开始了一系列转型。2015年到2021年间,面对竞争激烈的糖果市场,徐福记三次换帅,轮番改革,显示出雀巢对徐福记业务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调整。
为适应消费者结构变化,徐福记官宣赵丽颖为代言人,并与欧阳娜娜合作,试图吸引年轻消费群体。同时,为迎合健康趋势,徐福记开始强调0糖的概念,推出了一系列0脂0糖0卡的产品,顺应消费升级趋势。
在渠道方面,徐福记继续向电商等线上渠道转型的同时,优化了效率低下的流通渠道,通过采取专柜直销的策略主抓KA卖场,由公司自行投入资金控制终端销售。2019年,徐福记集团总裁林焰退休,苏强接任,实施了四大战略:品牌升级、渠道转型、电商加速、赢在团队和卓越运营。
苏强曾解释,整个休闲零食的购买,90%都是在线下货架完成的。线下的基础越好,越有利于品牌利用O2O去触达消费者,对于徐福记来说,做好散装品类的管理尤为重要。
2021年起,雀巢在财报中更常提到徐福记,也多次因多季度高位数增长而频频点名。2024年一季度财报显示,糖果业务是雀巢最大的增长贡献者,得益于徐福记和脆脆鲨产品的持续走强。这些业绩表现也是雀巢决定继续增持徐福记至100%股权的重要原因。
徐氏家族选择逐步出让品牌,这并非简单的放弃,而是一种战略性退出。通过与雀巢合作,徐福记获得了更多发展资源,而徐氏家族则收获巨额现金回报,为家族财富开辟了新路径。
那么,家族企业在面临品牌与财富传承的抉择时,应该如何选择呢?从专业角度考量,我们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
徐福记虽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领先,但仅有3.9%,面临激烈竞争和增长瓶颈。如果企业所在行业已经进入瓶颈期,那么适时退出或许更明智,就像下棋要懂得“弃子保全”的道理一样。
据统计,全球家族企业第二代能成功接班的比例不到30%,到了第三代,这个比例更是低至10%以下。虽然我们常说“龙生龙,凤生凤”,但现实中并非每个家族都能找到合适的接班人。徐氏家族选择与雀巢合作,也可能是对接班问题的一种战略性考量。
出售企业所得资金可支持家族成员发展新事业,实现财富的多元化规划。就像我们常说的“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分散风险永远是明智之举。
2024年3月3日,雀巢官网显示,已与徐氏家族达成协议,收购徐福记剩余40%的股份。雀巢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张西强称,此举能够加速徐福记品牌的增长,增强雀巢在中国市场发展国际和本土品牌的能力。
对“徐氏兄弟”来说,徐福记归属雀巢,对他们30余年的创业历程也算有了一个圆满的交代。而对雀巢而言,全资控股后的改革无疑会更加迅速、深入,徐福记的未来仍将是不断转型与创新的过程。
作为专注于家族企业传承与财富管理的专业团队,家理家办在服务众多家族企业客户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企业传承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徐福记案例向我们展示了家族企业传承的一条重要路径——通过战略并购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徐氏家族选择分步让渡企业控制权,先是出售60%股权但保留管理参与权,再在企业稳定发展14年后完全退出,这一过程体现了家族企业传承的智慧。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几个关键成功因素:
首先,选择战略匹配度高的并购方。徐福记与雀巢在产品线、市场定位、渠道资源等方面高度互补,使得并购后能够产生“1+1>2”的协同效应。
其次,合理安排过渡期。徐氏家族在首次出售60%股权后,仍保留40%股份并参与公司管理,为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的平稳过渡提供了缓冲期。
第三,关注企业长期价值而非短期利益。徐氏家族在创业30余年后选择退出,但其创立的品牌、产品与渠道体系得以在全球食品巨头的平台上继续发展壮大,实现了企业价值的长期保全与提升。
对于家族企业而言,套现后的巨额资金如何管理和传承,需要专业规划。根据我们团队的经验,有几个具体方法特别有效:
一是建立家族信托,明确受益人和分配规则,避免家族内部因财富分配不均而产生矛盾。
二是设立家族基金会,将部分财富用于公益事业,既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也为家族凝聚向心力。比如大家熟悉的李嘉诚家族的基金会,多年来在教育、医疗等领域做了大量公益工作。
三是全球化资产布局安排,将资金分散布局于不同领域,降低单一行业风险。就像农民不会只种一种庄稼一样,分散种植才能应对各种自然灾害。
四是建立家族宪法,明确家族成员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家族财富的使用和传承规则。
放眼整个商业世界,我们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传承案例。比如已故的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生前精心培养女儿宗馥莉接班,方太的茅忠群则建立了完整的家族传承体系。每一种选择背后,都是对家族未来负责任的思考。
“企业传承如同接力赛跑,交棒的艺术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发展高度。”
在家族企业传承的多元路径中,战略并购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它既能实现创始家族财富的变现与保全,又能为企业注入新的发展动力,使企业基业长青。
对于正在考虑企业传承问题的家族而言,建议从企业自身特点、行业发展趋势、家族成员意愿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在专业家族办公室的协助下,制定最适合自身情况的传承方案,实现家族财富的永续传承与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毕竟,真正的传承,不只是一个企业,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智慧,和对家族未来负责任的态度。
【温馨提示】本文仅为基于公开信息及案例分析的专业解读,不构成针对特定个人的法律、投资或资产规划建议。每个家庭的财富状况、传承需求、家庭结构等均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进行财富保护与传承规划时,务必咨询专业的法律、税务、财富管理顾问,以便获得量身定制的、符合您家庭实际情况的专业方案。
【家理家族办公室简介】
家理家族办公室,是一家致力于为全球高净值和超高净值人群提供一站式财富保传与架构方案的专业服务机构,是家理品牌矩阵的重要组成部分。家理品牌矩阵以中国知名的婚姻家事专业化精品律所——家理律师事务所为核心和龙头,以“护航家庭,幸福传承”为愿景,打造从个人到家族、从摇篮到天堂的全方位、立体化服务体系,精准对接客户的多元化服务需求。